水是造成台灣癌症的主要殺手
(摘自《癌症當然可以預防》,新自然主義)
文/江守山
水中的三鹵甲烷已經不只是致癌的問題,還嚴重影響新生兒及懷孕婦女的健康
問題出在自來水消毒的「氯」
洗澡、游泳要當心三鹵甲烷!
如果洗澡以十分鐘計算,水中氯有四十%是吸入,三十%是經皮膚吸收;當洗澡時間增加為二十分鐘,吸入的氯變成六十%,皮膚吸收為三十%。顯示洗澡在密閉空間中,經由呼吸和皮膚吸入的量相當驚人。而且,水溫愈高,蒸汽中有毒化學物質愈多。淋浴十分鐘後,浴室內有毒氣體的濃度要比淋浴五分鐘的濃度高四倍。所以,洗澡洗得愈久,恐怕也死得愈快,而且颱風過後可以理直氣壯不洗澡,因為自來水中的加氯量大增。
台灣人除了會在自來水中接觸氯與三鹵甲烷之外,游泳池也是一個產生高濃度的氯與三鹵甲烷的場域。游泳池為了消毒,會添加高濃度的氯來消毒,而池水內混雜著人的汗水、口水、排泄物等有機物相當多,無形中就會形成三鹵甲烷。
尤其,溫水游泳池的三鹵甲烷很容易被蒸發,而三鹵甲烷又比氧氣重,所以就會累積在水面上,讓游泳者換氣時容易大量吸入體內。而一大早第一個到溫水游泳池的人暴露值更高,因為溫水游泳池晚上不會打開通風設備,一夜蒸發的三鹵甲烷在一清早開放時達到最大濃度,所以早起健身的人反而受到的傷害最大。
在二○○六年,就曾有過這樣一個真實案例,一位健康的六歲小孩跟親戚到一個室內游泳池游泳,小男孩游泳了三個鐘頭之後,在室內游泳池就開始咳嗽,停止游泳後還發生咳到嘔吐的狀況。回家後情況繼續惡化,小男孩開始出現焦躁不安、呼吸急促的現象。家屬將小男孩轉送急診室,發現他有狗吠般的咳聲以及眼皮浮腫,後來出現缺氧現象,於是緊急轉送加護病房,診斷為化學物質引起的會厭炎及咽喉支氣管炎。後來從同一處游泳池的泳客中,又找出五個出現類似症狀的泳客,檢查游泳池時發現三鹵甲烷為上限值的八倍。
另一個真實案例更令人遺憾,台北某建築公司的副總搬到內湖新辦公室之後,每天七點到公司,先去健身室三十分鐘,然後到溫水游泳池游泳四十五分鐘。這位副總裁的體格一流,不抽菸、不喝酒,上班時神采奕奕,也從不下廚,不吃中藥,可是不到一年時間就因為肺癌過世了。為什麼?因為他都是第一個到溫水游泳池報到,一整晚飄浮在水面上的三鹵甲烷就這樣被吸進到他身體裡。
自來水潛藏許多健康殺手
至於游泳池的話,室外比室內的安全,如果在室內游泳池游泳要注意通風,同時最好要隨時監測池水中三鹵甲烷的量,並且要使用非氯系的消毒劑。否則氯系的漂白水進入池水中,碰上池水中的皮屑、汗水、尿水等有機物就會形成更多的三鹵甲烷。
教你喝出健康的飲用水
引用: 水是造成台灣癌症的主要殺手 - PMCBOSS 的部落格 - udn部落格 http://blog.udn.com/PMCBOSS/6842326#ixzz2AGMPfShj